專題文章租金報稅現況與挑戰:深入探討台灣租賃市場的稅務迷思
次閱讀
台灣的租賃市場一直以來都充滿著不透明的部分。雖然表面上看似繁榮,市場上也充滿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租賃選擇,從傳統的住宅租賃到商業不動產租賃。然而,在這個看似蓬勃發展的市場背後,卻隱藏著許多稅務上的灰色地帶。許多房東和租客並未正確報稅,這不僅影響政府的稅收,也加劇了市場的不規範性。
租賃報稅的問題,特別是在住宅出租領域,依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。對於多數租賃業主而言,將租金收入如實報稅是一個避之不及的問題。原因就在於,報稅會使得他們的所得面臨更高的稅率,尤其在當前的稅制下,房屋稅、地價稅、綜合所得稅等一系列稅費的累加,使得一些房東選擇忽視這一責任。
此外,台灣政府雖然推出了一些鼓勵報稅的措施,如公益出租人可以享有免稅額與自用房屋稅的優惠,但這些政策卻難以根本解決租賃市場的黑市問題。即便如此,房東還是對報稅存在諸多顧慮。
租金報稅現況與挑戰:深入探討台灣租賃市場的稅務迷思
台灣租金報稅的現況與挑戰
2.1 政府對租賃報稅的政策與舉措
政府對於租賃市場的監管和報稅政策,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市場的規範化,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這些措施增加稅收。然而,台灣的租賃報稅制度卻面臨許多挑戰。儘管政府出台了對公益出租人的稅收優惠政策,像是每月可享有15000元免稅額,並且有機會減免自用房屋稅與地價稅,但依然無法改變房東對報稅的抵觸情緒。
事實上,許多房東仍然傾向於避開報稅的責任,並未真正將租金收入納入綜合所得稅申報範圍。尤其是當租賃市場的租金相對較高時,房東更不願意將其收入報稅,因為這將直接增加他們的稅負。
2.2 租賃市場中的不透明性
台灣的租賃市場中,不透明的情況層出不窮。一方面,許多租賃業主不願意依法報稅,另一方面,租客也經常因為不了解租金報稅的規範而避而不談。許多房東選擇與租客私下協議,通過不報稅的方式來降低自身的稅負,這樣的做法在台灣租賃市場中相當普遍。
更有甚者,一些租賃房源在市場上流動時,會將租金金額進行調整,避開報稅的觸及點,這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失真,也讓房東與租客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。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稅制本身對於租賃業主的吸引力不足。
2.3 高租金對報稅的影響
隨著台灣租金水平的上升,特別是在大都市區域,租金報稅的問題愈發顯著。高租金意味著高稅負,這讓許多房東選擇不報稅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逃避納稅義務。根據台灣的稅法,當租金收入超過一定的金額後,稅率會迅速增加,這使得許多房東感到報稅後的收入大幅縮水,甚至不如不上報稅。
不同身份的租賃報稅差異
3.1 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的報稅
自然人出租給自然人,是最常見的租賃方式之一。這種情況下,租金收入會被直接併入出租人的綜合所得稅計算。由於不涉及代扣或發票問題,房東和租客之間的交易較為簡單。然而,問題在於,若房東希望通過報稅減少稅負,則必須接受每月43%的必要支出扣除,這對於高租金房源的房東來說,並非一個理想選擇。
例如,如果房東出租一間月租金為25,000元的房屋,根據當年的報稅規定,房東會依照租賃所得額來繳納稅款。然而,如果房東願意讓租客申請租屋補助,並成為公益出租人,則每月可享有15,000元的免稅額,這樣就能顯著減少報稅金額。
3.2 自然人與法人之間的報稅
當自然人出租給法人時,情況又會有所不同。根據現行稅制,若月租金達到20,000元或以上,法人需預扣10%的所得稅和2.11%的二代健保費用。這意味著,如果房東希望實際到手10萬元的租金,則必須計算出需要開出的租金金額。
例如,假設房東希望每月實際收到10萬元的租金,則必須將租金調整為113,778元。這樣,扣除10%的所得稅和2.11%的健保費用後,房東才會實際收到10萬元的租金。
3.3 法人之間的租賃報稅差異
法人之間的租賃報稅又與自然人之間有所不同。當法人出租不動產時,通常會涉及到營業稅的問題。以商辦租賃為例,當法人將商辦出租給另一家公司時,租金金額需加上5%的營業稅,這使得租金的報稅金額更高,也使得報稅程序變得更加複雜。
法人之間的租賃行為還涉及到押金利息的問題,根據規定,法人在收取押金時,必須依照當年度固定利率來計算銷售額,並開具發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