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題文章

預售市場盤整期:桃園逆勢成亮點,其他五都交易量大幅縮水

32
次閱讀

2024年第四季,台灣預售房市因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影響,交易量持續低迷,11月全台預售成交僅約5千件,較6月高峰1.66萬件大減七成。桃園市逆勢突圍,月銷千件穩居第一,其成功關鍵在於價格實惠、交通建設完善及人口紅利。而高雄市與台中市則因供需失衡與房價過高導致交易萎縮超過七成。面對市場冷卻,開發商採取延長銷售期、推出贈品優惠等策略應對。對剛性需求買家,現階段是挑選優質物件的好時機;投資者則需關注區域潛力並謹慎評估風險。

預售市場盤整期:桃園逆勢成亮點,其他五都交易量大幅縮水

目錄

  1. 引言
  2. 預售市場現況分析:谷底量與交易萎縮的主因
  3. 桃園市逆勢突圍:穩居全台交易量第一的關鍵
  4. 五都市場詳細對比:哪些城市跌幅最慘重?
  5. 開發商如何應對:延長銷售期與創新行銷策略
  6. 房市觀點與建議:投資與購屋的時機點判斷
  7. 結論:從數據看未來房市的發展方向

引言

2024年第四季的台灣預售房市受到多重政策調控的影響,交易量持續處於低迷狀態。根據數據顯示,全台11月的預售交易量僅剩約5千件,為今年以來的谷底量,與上半年景氣高峰時的1.66萬件相比減少近七成。然而,桃園市在低迷市場中逆勢維持月銷千件的佳績,成為一枝獨秀。本文將以深入分析,帶您了解市場動向及未來展望。


🔍 預售市場現況分析:谷底量與交易萎縮的主因

自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實施後,市場買氣急速下滑。以下為2024年預售房市從高峰到谷底的變化趨勢:

時間點全台預售成交量(件)主要影響因素
2024年6月1.66萬景氣高峰、投資需求旺盛
2024年10月5千信用管制政策、房價預期理性化
2024年11月5千買方觀望氣氛濃厚,市場進入盤整期

交易量萎縮的三大主因

  1. 政策壓力: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加強貸款審核,抑制投資需求。
  2. 房價回歸理性:民眾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降低,購買意願下降。
  3. 經濟環境影響:全球經濟放緩導致消費者信心不足。

🌆 桃園市逆勢突圍:穩居全台交易量第一的關鍵

儘管整體市場低迷,桃園市在預售市場中表現亮眼,仍維持月銷千件的佳績。

桃園成功突圍的三大原因

  • 交通建設完善:桃園國際機場捷運與高鐵特區發展持續吸引外地購屋者進駐。
  • 價格相對實惠:相比雙北高昂的房價,桃園的新案價格更能被剛性需求接受。
  • 人口紅利帶動需求:桃園市作為北部人口移入的熱門城市,自住需求穩定增長。
城市11月成交量(件)6月成交量(件)變化幅度
桃園市1,0002,000-50%
台中市7612,700-72%
高雄市4572,000-77%
新北市5191,900-73%

📉 五都市場詳細對比:哪些城市跌幅最慘重?

高雄市和台中市的預售市場受到嚴重衝擊,成交量大幅縮水。

高雄市交易量大減的主因

  • 供給過剩:投資客退場導致市場供需失衡。
  • 區域發展受限:部分重劃區發展速度不如預期,吸引力下降。

台中市銷量萎縮的因素

  • 房價過高:高房價壓縮剛性需求的購買力。
  • 投資需求下滑:房市投資者進場意願低迷。

🛠 開發商如何應對:延長銷售期與創新行銷策略

面對市場的快速冷卻,開發商採取多種應對方式,試圖提升銷售表現。

  • 拉長銷售週期:部分案場選擇慢銷模式,以降低價格調整的壓力。
  • 推出贈品優惠:例如提供冷氣、冰箱或裝潢補貼,吸引剛性需求買家。
  • 聚焦高價值個案:例如位於學區或交通樞紐的物件,仍能吸引自住買家。

💡 房市觀點與建議:投資與購屋的時機點判斷

  • 對自住買家
    如果您有剛性需求,現在可能是挑選優質房源的好時機,尤其是單價合理且交通便利的物件。
  • 對投資者
    可關注具發展潛力的區域,如桃園高鐵特區,但應謹慎評估市場風險。
  • 對觀望者
    隨市場進一步調整,可能出現更多價格合理的物件,建議耐心等待最佳進場時機。

🔚 結論:從數據看未來房市的發展方向

2024年預售市場交易量的萎縮,顯示房市進入調整期,但桃園市的穩定表現展現了自住需求的韌性。未來,隨政策影響逐步減弱,市場可能出現溫和回升的機會。對於購屋者與投資者而言,理性評估個案條件與市場趨勢將是成功的關鍵。

歡迎免費諮詢專業房地產顧問

大勝哥 0916-078-268  

Line  0916078268

微信  tsj0939048358        

相關連結:

看這裡大勝哥廠房物件

看這裡其他地區不動產物件

看這裡更多新聞文章

預售市場盤整期:桃園逆勢成亮點,其他五都交易量大幅縮水